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

台灣APP使用習慣大調查

    2011年全球的App總下載量已經逼近200億次,預計2014年,將會到達1850億次。如此龐大的數據,都證明現在民眾已經將智慧型手機(硬體)與App(軟體),列為生活中的重要必需品。

   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,在研究機構comScore、Alexa和Flurry等資料中顯示,自去年六月開始,使用App的時間首度超過一般民眾瀏覽網路,使用者平均每天會使用App 81分鐘,瀏覽網路為74分鐘。到了12月再度調查,發現App使用時間增加到94分鐘,網路則減為72分鐘
    
    於是SDT小編就在想,那台灣的使用狀況會是如何?這個問題,在資策會FIND「科技化服務價值鏈研究與推動計畫」中找到一些答案。

一、台灣智慧型手機用戶三成有付費下載App 平均月下載費為40元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智慧型手機用戶平均每月下載App費用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單位 %)


二、平均每天使用App時間為55分鐘
        研究發現大致可將智慧型手機用戶使用App的狀態分為兩類
        (1)一般使用者(平均每天使用App在一小時之內):每天的收發信件、打發零碎時間等運用。佔總數52.9%
        (2)黏著度高的使用者(平均每天使用App超過一小時):視App為不可或缺的產品,各種運用與服務都願意多加嘗試。佔總數35.3%


智慧型手機用戶平均每天使用App時間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單位 %)



三、App使用者生活與工作型態呈現「多工」現象
        就使用地點或情境來看,有超過五成(54.0%)的智慧型手機用戶經常在排隊或等待的時候使用App;其次,分別約有四成的消費者會在睡前、學校/辦公室、客廳等地方或情境下使用App。從調查結果也顯示智慧型手機的可攜性和機動性其實相當高,使用App的消費者習慣利用智慧型手機App來填充瑣碎時間,甚至在生活、工作上都呈現「多工」的現象。


智慧型手機用戶使用App的地點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單位 %)




四、行動廣告與使用付費是App目前主要的商業模式
依據前述的消費者使用App的時間與平均消費金額等特徵進一步區隔消費者市場結構,將下載金額設定以50元/月、使用時間設定以1小時/天為分界點,描繪出四種不同的智慧型手機App的消費者型態:「重度依賴型」、「頻繁使用型」、「特殊需求型」、「輕度投入型」。
從市場區隔結果發現,整體而言,約有半數(51.8%)的消費者投入成度低、付費金額也低。對於App呈現中度依賴者或者針對特定應用App願意付費的消費者,分別約佔有使用App消費者中的一成,針對這些消費者特徵,商業模式可以採用App直接銷售型態。使用頻繁但付費意願低的消費者為三成,針對這個區隔的消費市場而言,行動廣告是一個關鍵讓應用程式開發商能夠獲得商業利益的機制。


智慧型手機消費者型態



SDT小編覺得,在台灣App的使用雖然慢慢普及,但許多在地化App並沒有真正達到可讓消費者掏錢使用的標準,多數還是停留在最基本的應用上。因此昇鼎技術開發團隊,不斷與國外技術團隊結合交流,就是希望在這部分能夠與世界並駕齊驅,國內的App消費市場、技術人才還有很大進步的空間。


資料來源:資策會FIND/經濟部技術處「科技化服務價值鏈研究與推動計畫」   調查時間為2011年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